怎样治白癜风 http://m.39.net/pf/a_6983854.html清风徐来,枝木摇曳。漫步在新合内寮村池塘旁的小道上,一棵郁郁葱葱挂着写有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、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红灯笼的大榕树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棵百年大榕树犹如团结友爱的邻里情,邻里心连心、攀谈欢笑着,一旁孩童嬉戏打闹,另一边党员志愿者与村民坐在一起,近邻心、谈邻事,做群众的“金厝边”……今年来,饶平县黄冈镇党委坚持在面上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,点上探索“近邻党建”模式,通过发挥村(社区)党组织引领作用,积极打造“围绕一条主线,创新二种模式,搭建三个平台,建立四支队伍”党建工作机制(即围绕“党建引领城市治理”为主线;创新红色楼长制管理、“党建+网格化”治理新模式;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、基层治理参与平台、文明实践活动平台;建立党员先锋队、理论宣讲队、文化文艺队、卫生环保队四支志愿服务队伍),将“情暖社区、邻里守望、友好为里、互助为邻、远亲不如近邻、邻里和谐相处”的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当中,着力构建“党建引领、创新发展、服务群众”的服务型社区,打造近邻党建新典型。围绕一条主线,统领基层全局以“党建引领城乡治理”为主线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凝聚厝边邻里的红色初心。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要求,紧紧把握在村(社区)党建工作中牵头抓总、当好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,以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活动为抓手,狠抓班子思想作风建设,营造风清气正、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。全面完善管理制度,提升服务质量,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,群众更有幸福感。创新二种模式,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红色楼长制管理模式,推动党组织链条延伸至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形成“小区党支部—党员楼长—居民群众”的小区“楼道党建”组织体系。这支“红色力量”与邻为善、以邻为伴,聚焦群众的多元需求,及时解决困扰群众邻里生活的问题矛盾,做好政策宣传、疫情防控、疫苗接种、乡村振兴、安全生产、环境整治、邻里联络等工作,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。创新“党建+网格化”治理模式,每个网格由党员干部带头,党员志愿者、村(社区)工作人员等“入网进格”,积极参与网格化综合管理,聚焦村里治理难点、痛点、焦点、突破点,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户到人。干群上下形成合力,推动社会治理网格化、精细化,形成了“人在网中走、事在格中办”的服务格局。搭建三个平台,提升基层服务搭建红色资源教育平台。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,为党员群众搭建红色教育、政策咨询、心理调节、知识获取等服务平台。采取“党建+服务”的模式来拓展服务内容,定期围绕红色教育主题设计和开展公益课程和活动。进一步发挥“镇+村(社区)”二级党群服务阵地优势,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,让各服务阵地实现服务的最大化。搭建基层治理参与平台。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找到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,广聚多方资源,形成自治共管的强大合力。针对各个辖区治理难点、突破点,秉承“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政于民”宗旨,广泛收集民情民意,畅通意见征集渠道,梳理汇总需求清单,推动村(社区)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。为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,增设“近邻热线”,通过办公电话、村务监督举报箱等,让群众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,形成“邻里走出来、邻里议起来、邻里动起来、邻里聚起来”自治模式。搭建文明实践活动平台。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,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,如“板凳课堂”、“田间播报”、“榕树下讲党课”、广场舞、少年儿童诵读经典、爱国卫生志愿服务、“扫黄打非”进乡村宣传等;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,开展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,推动移风易俗,树立文明新风,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建立四支队伍,壮大基层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,织密邻里志愿服务网络体系,开启邻里互助“加速度”,实现邻里亲情“零距离”。结合党员、群众的业务、特长,组建党员先锋队、理论宣讲队、文化文艺队、卫生环保队四支志愿服务队伍,号召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、结对帮扶等活动,弘扬社会正能量,提升群众精气神,让群众居有所乐、乐在其中。打造“榕树下近邻党建示范工程”近日,黄冈镇党委因地制宜,利用榕树天然景观,在新合内寮村大榕树下建设集党建文化、议事讨论、运动健身、休闲娱乐、学习宣传为一体的近邻党建阵地,既温馨又暖心,着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,营造“党建引领、邻里相亲、互帮互助、和谐友善”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引进有声图书技术,打造“邻里共讲、长幼共读、新老共学”的“有声图书角”,让党的理论有声有爱有温度。只需打开手机扫描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zn/2.html